形势与政策系列专题报告会开讲

时间:2012-04-13浏览:521

本网讯(学通社见习记者 徐静 程红)4月12日下午2点,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傅华强副研究员在大礼堂作了以“冷眼向洋看世界”为主题的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报告从所谓的“2012世界末日预言”入题,分为“人类生存的忧患、人类痛苦的记忆、民族理性的光辉和苦乐人生的升华”4个主题单元,将由预言折射出的人类生存忧患升华为面临灾难的理性与智慧,并引发学生对“苦难与人生”、“个体与群族”、“人类与自然”等关系的追问与思考。各院系学生代表约800名同学聆听了讲座。
      首先,傅华强从当下热门话题“世界末日”说起,提到Nibiru撞击地球、太阳特大风暴、天体重叠等引起大家误解的说法,并提出科学的依据来证明2012并非世界末日。地球已经安全运转40亿年,Nibiru(假想行星)根本不存在,关于世界末日预言的各种说法主要是宗教想象力的产物,是人类生存忧患意识的一种表现。灾难一直与人类相生相伴,但灾难并非末日,并呼吁大家用科学解释、对待自然界,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还从天灾与人祸的角度列举了唐山大地震、印度洋海啸、汶川地震和AIDS等例子,并提出灾难后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人类大爱精神广泛渗透;作为英雄进入民众记忆;仅仅留下灾难记忆。我们的任务是让偶发性事件中的人类大爱精神爆发,变成人类文化的真正灵魂,广泛渗透成为当代全体人类的精神主轴和价值坐标。
      最后傅华强总结说道:“苦难即人生,我们都是幸存者,我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好好活着,生命第一。”他认为大学应是一个地区优雅的心脏,不仅要使学子越来越聪明,更要引导青年越来越善良。他还告诫我们忘却名利、恩怨、纷争,铭记生命、和谐、大爱。“诺亚方舟”在我们心中——人之初,性本善。虽然天灾不可避免,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成为人祸的制造者。
      同学们在听完报告后纷纷表示要相信科学,理性抵制谣言,直面自然灾难,积极培育美善品质,构建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文学院11级的黎晶听完讲座后感慨:“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形势报告会,立意宏大,落脚细微,令人深思。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保护周围的环境。就像傅华强老师所说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成为人祸的制造者。”(编辑 张盼盼 徐晓清)

方月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