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23年辅导员育人故事分享会决赛圆满举行

时间:2023-03-31浏览:647

本网讯(通讯员 谭相格 杨思洁)331日上午,我校2023年辅导员育人故事分享会决赛在一号报告厅举行。

10名辅导员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将发生在“思想价值引领、经济困难救助、学业困难帮扶、心理健康关注、就业创业指导”等领域的故事娓娓道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樊勇,指引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困难,甘愿做背后的绿叶,与学生一起探寻青春的意义;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高丽娥,用关爱的态度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期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体育学院李祖平传道解惑,关爱陪伴学生,引领学生成长;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刘文君,励学生完成她的梦想,为学生指引方向,一起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外国语学院钱晓琳,帮助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找回信心,用自己有爱的灵魂唤醒沉睡的梦想;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陈凌云,持续地关注、关怀、关心学生,通过讲述三访学生的故事,道出了他的真情实感;艺术学院张豫,用心体悟学生的经历,用爱抚慰学生的伤痛,努力成为照进学生心里的那束光;文学院肖沫晔,帮助学生成长,让他们学会更多人生的道理,同时也更加明白自己作为辅导员的责任;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池家飞,任劳任怨,额头上每一条皱纹都是对最亲爱的同学美好成长时光的见证;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雷晓林,做学生的楷模,不辞辛苦,坚守平凡。一个个暖心故事从参赛选手的口中娓娓道来,一个个鲜活的学生形象浮现眼前,他们在言谈举止里温暖你我,在三寸讲台上桃李成蹊,在育人树人中实现价值。 

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副部长谢莎对参赛选手进行点评。第一,参赛辅导员应注重语言的表达,深入理解交流感和对象感。第二,放松自身姿态,与听众进行深切的目光交流。第三,完善并规范化参赛作品的语言文字,打造出符合育人精神的作品。第四,适当增添作品音乐的合理表达,并整合故事结构,将故事逻辑性戏剧性加以丰富。从微处求真,精准选材,触动听众。最后,参赛作品应反映选手内心情感、语言生态心理。以表达思想为基石,描写育人境界与情怀,在讲述中阐述育人理念和价值,传颂育人故事,落实“三全育人”格局架构,充分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做大有可为之士。

学工部副部长刘兴对此次育人故事分享会及选手表现作出高度评价。他表示,辅导员担任着教育者、引领者、陪伴者等多种重要角色,我校辅导员应贯彻教育部的育人要求,怀揣平常心、事业心、责任心,肩负育人重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找寻学生闪光点,传递温情和力量。此次故事会充分说明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明确界定理性、感性、规则的重要性。握育人之度,择理性之门,我校教师须透彻理解学生工作管理相关规则以及上级文件规定,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专业性,遵循客观事实。在实践中沉淀工作内容、加强工作思考、细化工作环节。将个人的理性之度与感性之情相结合,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践行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现场观赛辅导员,也纷纷交流了自己的观赛感言。外国语学院辅导员伍晓飞说道:“听完几位辅导员老师的育人故事,感动和温暖同在。同时,也让我感悟到关心学生、关怀学生,帮助他们成长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以小见大,以情育人,让爱化雨,润物无声,就是作为辅导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大学是人生中格外精彩也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辅导员会陪伴同学们度过这段美好珍贵的时光,希望大家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计算机学院辅导员郑国媛说道:“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在辅导员育人故事分享会现场,倾听一个个故事感人至深,见证一束束微光点亮学生心灵。从这些故事中不仅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更汲取到责任的力量,在今后的辅导员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把学生工作走心、走深、走实。只有这样,才能让辅导员的育人之树结满硕果,成为辅导员们矢志前行的不竭动力。我将不负学校的信任,不负家庭的嘱托,不负学生的期待,不负内心的选择,对学生‘辅’之以情,‘导’之以理,‘员’之以梦。”

育人故事分享会是我校学工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交流先进经验、传递价值认同、砥砺精神品格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编辑 金琰 摄影 牟陈博 谭相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