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学院:
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校精神 文明建设和实施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切实做好我校2025届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工作,进一步展现学校育人成果,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氛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5月-6月
二、工作内容
(一)“师心铸魂·信念领航”思想引领行动
1.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最后一堂思政课”“师生共话初心”等“毕业最后一课”系列活动,通过书记、院长给毕业生上思政课、老师与毕业生座谈交流,举办“国旗下的讲话”主题教育活动、毕业生特色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奉献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强化毕业生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和感恩意识,增强毕业生回报社会、奉献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
2.加强廉洁从业教育。按照“清廉二师”建设要求,将廉洁教育融入毕业生思想教育中,通过组织签署廉洁倡议书、开展廉洁从业教育座谈会等形式,多措并举,切实引导毕业生树立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职业观,使其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自觉抵制诱惑,筑牢拒腐防变心理防线,成为知法守法、担当作为的社会公民。
3.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教育,开展学术诚信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恪守学术道德,弘扬优良学风。开展贷款毕业生诚信还款教育和签约毕业生履约履职诚信教育,引导毕业生珍惜信用财富,维护母校与个人的良好声誉。
(二)“师情相伴·暖心离校”教育管理行动
1.加强日常管理与安全教育。各学院要动态掌握学生行踪及离校去向,引导毕业生自觉抵制酗酒滋事、晚归不归、毁坏公物等不良行为。重点排查宿舍消防安全、校园交通安全等隐患,强化安全教育,利用线上平台整合优质资源,结合具体案例,开展求职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防范电信诈骗等多方面教育,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各类苗头性问题,坚决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结合“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系列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毕业生离校教育全过程。增强毕业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社会,积极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等力量开展常态化心理摸排,将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口前移,做到精准识别问题、精准制定策略、精准实施帮扶,为毕业生顺利离校、开启新征程筑牢心理防线。
(三) “师智赋能·职引未来”就业指导行动
1.强化就业观念引导与精准帮扶。整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资源,为毕业生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模拟及行业分析等精准指导。重点关注困难群体毕业生,建立帮扶台账,增强其就业信心。宣传参军入伍、“西部计划”等项目,建立家校联系机制,解决就业难题。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客观看待个人条件与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岗位,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岗位成才、自我价值与祖国建设事业的关系,正确对待就业中的现实矛盾。
2.加强就业安全教育。强化就业安全教育,广泛开展求职法规政策宣传,解读相关法律、政策及劳动用工规范,切实增强毕业生求职时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就业安全观,提升风险防范水平,保障平安离校、顺利就业。
(四) “师缘永系·校友归航”情怀润育行动
1.营造爱校感恩氛围。将爱校荣校感恩教育融入毕业生思想教育体系,组织“回忆往昔·感恩母校”活动,引导毕业生回顾校园时光,感谢母校培育之恩。开展“二师人,二师情,逐梦未来行”系列活动,如主题班会表达感谢、志愿服务回馈校园、整理宿舍培养责任,深化毕业生对母校情感,提升感恩情谊,营造温馨毕业氛围。
2.做好毕业生校友工作。重视毕业生校友工作,各学院结合特色打造校友文化品牌,通过讲座、参访、返校日等活动增强归属感,鼓励毕业生以行动感恩母校。严谨遴选校友联络人,多渠道收集信息完善校友数据库。搭建交流平台,密切毕业生与学院、老师联系,定期组织活动促进交流合作,推动校友工作发展。
3.发挥仪式教育作用。充分发挥毕业典礼的育人功能,举办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组织开展毕业座谈会、欢送会、主题班会等形式丰富的毕业活动,使广大毕业生充分感受学校的深情厚谊,进一步激发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重视,精细部署
各学院需将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工作置于重要位置,精心谋划、严谨布局。制定详尽的学院毕业生离校教育实施方案,迅速传达并落实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工作安排与注意事项。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育人功能,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协同合作,全力推进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工作。
(二)务实推进,提升成效
各学院应严格遵循学校要求,紧密贴合新时代特征与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大胆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途径,吸引毕业生踊跃参与校院两级举办的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安全、健康、温馨且和谐的离校环境,激发毕业生的主人翁精神,引导他们心怀爱校、护校、荣校之情,文明且有序地告别校园。
(三)聚焦学生,倾心关怀
各学院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师友·学友”行动,主动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深入毕业生宿舍开展工作。以耐心、细致、热情的态度为毕业生离校提供服务,给予他们充分的人文关怀,切实解决毕业生面临的实际难题。敏锐捕捉并妥善疏导可能影响安全稳定的情绪与事件,确保服务真正触达学生内心。
学生工作部(处)
202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