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根据《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文件精神,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学生工作部决定举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25年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在职提高班)网络培训,为保障培训顺利实施,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辅导员精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脉搏,了解当下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与需求特征,推动教育形式的推陈出新、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使其不仅能在日常学生事务管理中运用科学、高效的管理策略为校园秩序保驾护航,更能在育人过程中春风化雨,凭借深厚的情怀与精湛的业务能力,成长为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与精神动力。
二、培训对象
学生工作部老师、各教学学院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全体辅导员。
三、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2025年7月1日—9月30日。具体分为报名、学习和总结三个阶段,具体培训安排见下表:
培训阶段 | 时间安排 | 工作内容 |
报名阶段 | 约2周 | 1.发放培训通知,部署培训工作; 2.建立培训管理团队,进行训前指导; 3.学员实名注册,使用学习卡进入班级。 |
学习阶段 | 约3个月 | 1.参训学员按照教学计划,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参加直播课堂,参与主题研讨,撰写心得体会,完成各项考核要求后在线打印学时证明; 2.参训单位加强统筹,做好培训中期的督学与促学工作。 |
总结阶段 | 约1周 | 开展培训评估与总结 |
四、培训内容
培训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原则,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实际,重点围绕“淬党性铸廉魂砺初心、思政教育与意识形态工作、新进辅导员适岗履职能力提升、科研能力与学生指导、日常管理与工作室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备赛能力专项提升”等方面内容,具体课程列表见附件1。
五、培训形式
培训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学习平台(网址:www.ausc.edu.cn)组织实施。参训学员在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进行实名注册,登录后使用统一发放的学习卡参加学习(已注册过的学员可直接登录并使用学习卡),培训期间参训学员也可以下载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移动客户端(学习公社App)随时登录学习。
(一)学习环节
1.网络研修:培训期间,参训学员需要自主选学总计不少于40学时的网络课程学习任务。
2.主题研讨:培训期间,参训学员在班级管理员的组织下,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网上集中研讨,也可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线下研讨,研讨记录上传至平台,推荐研讨主题如下:
◆如何在铸魂赋能、启智润心中提升思政引领力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生个性化管理与服务模式构建
3.案例撰写:参训学员需结合工作实际和研讨成果,撰写1篇不少于500字的工作案例,作为本次培训的研修成果。优秀学习成果将推送至“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平台宣传展示。
(二)考核要求
培训确定了以“基于任务”和“关注过程”为原则的考核方法,将从过程性与获得感两个维度对学员进行考核,总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的学员可在线打印学时证明,学习时长可计入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 考核标准 | 权重 |
过程考核 | 自主选学不少于40学时(45分钟/学时)的视频课程 | 70% |
主题研讨:参与主题研讨不少于 2次 | 10% | |
结业考核 | 案例撰写:撰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工作案例 要求:思想性强、主题鲜明、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逻辑严谨、内容详实,如发现抄袭等情况不予结业。 | 20% |
六、组织实施
1.工作团队。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成立项目工作组,负责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具体实施工作,工作组下设项目管理团队、培训教研团队、课程资源团队、教学教务客服团队和技术运营团队。
2.班级管理。以学校为单位组建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设置班级管理员1名,负责本班的网络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
3.学员服务。为及时解决参训学员遇到的各类问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建立了多元服务支持体系,学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咨询求解培训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1)通过平台登录后的客服浮窗咨询客服老师: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3:00-17:30
(2)直接拨打学员服务热线电话:400-811-9908
服务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3:00-22:00;周末及节假日照常值班。
(3)通过平台登录后页面右侧的“平台操作咨询”窗口留言咨询。
附件:1.培训学员名单及学习卡号
学生工作部(处)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