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辛雯)在八月的骄阳下,体育学院的辅导员们带着精心定制育人地图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暑期家访专项行动。这场跨越2.3万公里的育人接力,既是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具体实践,更是将为学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从文件转化为温情行动的真实写照。
一、军地协同:解好退役士兵的人生选择题
8月4日,辅导员辛雯来到湖北省松滋市,在2025届毕业生胡同学的家中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家庭会议。这位专升本退役士兵虽已签约西部计划吉林项目,却因被生源地武装部紧急征调为当地征兵役前训练教官而陷入两难。面对家人的不同意见和政策解读的困惑,全家一时难以抉择。
辅导员辛老师耐心老师解读《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管理办法》第12条不可抗力延期条款,并详细说明退役士兵专项招聘政策优势。随后,她现场连线校团委西部计划项目办,确认报到不可延期,同步了解西部计划补录流程,最终提出“先完成生源地武装部征调令,再争取西部计划补录”的折中方案,帮助胡同学在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找到平衡。当胡父看到儿子职业发展有了明确方向,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
二、雪域送暖:珠峰脚下的入党申请书
在海拔4300米的日喀则定结县,辅导员何思琪走进藏族学生白玛曲培家中。在酥油茶的香气中,一面特别的党旗徐徐展开。这位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优秀学子,其党员父亲用藏汉双语在《家校共育承诺书》上郑重签名。
当获悉学生已经在学校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白玛父亲当即取下自己珍藏的党员徽章,亲手别在儿子胸前。
“家访不是终点,而是精准育人的GPS。”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小兵表示。随着新学期临近,这些跨越山河的教育故事,正在转化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生动教材,传递着家校共育的温暖力量。(编辑 骆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