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家”出发——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开设“行走的思政课”

时间:2025-09-12浏览:11

          本网讯(通讯员 董方宇)810--25日,由经济与管理学院领导、辅导员、心理指导老师组成的“家访团”,先后奔赴十堰、鄂州、武汉三地,把学校的关怀、政策与资源“一站式”送至学生家中,让“三全育人”的脚步踏遍荆楚大地的田埂巷口。

        一、把“问题”访成“方案”

大学不是一个人赶路,而是一家人并肩。”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京把这句叮嘱亲手写进23级财务管理专业小余同学的笔记本,也写进了鄂西北的盛夏。得知小余因爷爷重病萌生放弃考研的念头,现场连线学院“考研导师团”,为其量身定制“奖助+实习+科研”成长清单“你负责安心读书,剩下的交给学校。”

二、把“政策”算成“暖心账”

鄂州梁子湖畔,辅导员张泉把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政策暖心账”摊在葡萄架下的石桌上,细致地向许同学的父母解读:“成绩保持前10%,一年最高可获1.4万元,相当于家里少卖7000斤葡萄。”许妈妈当场红了眼眶:“原来娃读好书也能‘挣钱’。”

把“隐患”访成“护栏”

武汉常青花园,学工办主任周慧东发现24级学生小A长期靠安眠药入睡,第一时间联系校心理中心沟通,并为其介绍校心理健康中心预约咨询通道以及学院“音乐旋律灯塔墙”。“睡眠也是学分,希望孩子下学期入校后能把睡眠学分补上来。”周慧东说。

        四、把“家访”做成“家常”

今年学院共走访7户学生家庭,累计行程2100公里,现场回应并解决了学生在奖助、心理、学业、就业等方面的12项具体需求。后续还将以“家长学校”云课堂形式,把家访“一次访”升级为家校“长期联”。

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元锋表示,学院将持续推进“十名辅导员进百家”行动,让家访成为“行走的思政课”,让每名学生背后既有一盏家灯,也有一束校灯,照亮他们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康庄大道。(编辑 骆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