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教学大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9-03浏览次数:1156

关于印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教学大纲》

的通知

各学院:

为进一步规范新生入学教育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工部特制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教学大纲》,请各学院参照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入学教育实施方案!

附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教学大纲

二O一


附件: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2、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培养专业兴趣,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

3、加强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形成健康、积极、阳光的精神面貌,能够很好的融入大学的集体生活。

二、教学方式

以专题讲座、报告会、主题班会为主,还可以通过集体讨论、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和个别访谈等方式,丰富入学教育的开展形式。

三、教育内容

(一)专业思想教育(3课时)

专业意识是大学生建立专业兴趣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本动力,通过专业意识教育,要尽快让新生树立独立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科研能力,养成研究型学习的习惯,促成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以学院为单位,自行组织为主,可采取名师讲座、成果宣传、新老生座谈会、高年级与低年级结对子、学习经验报告会等形式

参考内容:

1.为什么要设这个专业,本专业的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方向和前景;

2.本专业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主要课程及内容;

3.学完本专业后应具备的技能和可从事的职业;

4.如何学习本专业,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训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哪些常见问题和不足,造成这些欠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如何避免。

(二)生涯发展规划教育(2课时)

以“我的大学生涯”为主题,引导学生对大学生活进行讨论和设计。帮助大学新生确立新的人生奋斗目标,科学规划大学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使学生尽快转换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组织新生参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深化,并鼓励新生们积极树立“崇尚科技、追求真知”的创新创业创优意识。

(三)行为规范教育(2课时)

校规校纪教育要扎实开展,从基础做起,从细节做起,从新生入手。各学院以班级为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以新版扬帆起航-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指南为主要内容,时间不少于2课时。采用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有奖问答、考试测评等形式,强化学生对校规校纪的学习。

(四)爱校荣校教育(2课时)

以学校历史、学校传统教育新生,积极开展校史校情教育,通过分批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观看校史专题宣传片以及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图片展览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师院文化与大学精神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中,激励他们成长、成才,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五)安全意识教育(2课时)

新生刚入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相对陌生,大部分新生是独生子女且少有集体宿舍生活的经历,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相对较弱,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将集中为学生开展人身、财产、交通、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方面的专题教育,切实增强新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六)诚信教育(2课时)

“明礼诚信”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新生刚步入大学,可塑性强,正是教育学生树立“诚信受益”、“以诚信为本、以诚信立身、以诚信立业”的良好时机。各学院要在总结既往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在大学生中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可以主题班会或其它形式,重点加强校园行为文明、考试诚信、纪律诚信、贷款诚信及择业诚信等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理想信念教育(2课时)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新生的思想实际,通过给新生上形势与政策课等形式使新生了解当今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强化成才目标和学习动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新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奋发成才。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征文、知识讲座、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育 活动。

(八)助学金政策介绍1课时)

    主要包括我校奖励体系及各类奖学金项目、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我校学生资助体系及各类奖助学金项目、绿色通道的使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办法等方面。通过介绍上述奖助贷体系,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时、全面了解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体系及各项资助的内容、申请条件、申请流程、需要准备的材料和管理机构,倡导自信、自强、诚信的生活理念,鼓励学生各具所长,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2课时)

刚刚实现了人生角色转换的新生,兴奋激动之余,要去面对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恰当解决,将会对新生的心理产生各种影响。开展心理适应教育,引导新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为顺利完成学业打下坚实基础。各学院通过专题讲座、测评、谈话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认真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要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或有其它特殊困难的新生的心理状况,做到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2课时)

各学院要为新生宣读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引导新生熟悉了解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程序,教育和引导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从大学生活的第一天起就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提高思想觉悟,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十一)国防知识教育(军事理论课36课时,技能训练3周)

军训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是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起点,更是新生增强国防意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培养积极向上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使新生在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磨练其意志,提高其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顽强勇敢、不惧困难的意志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具体要求

 1、为保证新生入学教育的顺利实施,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成立新生入学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审定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和检查、指导入学教育工作,协调解决新生入学教育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2、新生入学教育主要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形式,本科新生和专科新生集中教育的时间由学工部统一安排进行,分散教育时间由学院按照教育内容和时间安排,结合实际适时进行。

 3、入学教育要以教育引导为主,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内容和深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报告会、讲座、主题班会、座谈会、讨论会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要根据专业特点,把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作为入学教育乃至第一学期学生工作的重点,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新环境和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