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3年“一站式”学生社区精品文化项目立项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的通知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4-11浏览次数:1157

院学工〔202312

 

各教学学院:

根据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积极创新学生社区管理路径,打造学生社区精品文化,培育“光谷印象”校园精品文化新亮点,现就“一站式”学生社区精品文化项目立项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一线规则”,把校院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到学生中间,推进“党建引领、管理协同、队伍进驻、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我治理”六方面工作,打造体现思政要求、富有学院特色、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社区文化,打通服务学生“最后一米”,努力把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样板

二、项目要求

1.项目力求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形成一定的典型性经验、固定的工作平台和长效的工作机制,确保成果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

2.项目采取专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必须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干部、学生思政系列教师,包括分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等。项目负责人必须是项目方案提出人、可行性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和技术方案的设计人。项目主要成员身份为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团队负责人,人数原则上不超过7,项目参与人员鼓励吸收更多的在校师生参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三、申报类型

(一)打造思政先锋社区

基于党员社区工作站辅导员工作室制作红色文化墙,党史知识宣传长廊、构建红色书吧、开辟红色文化展区,推进思政理论入脑入心;结合学生需求、时政要点、重大纪念日策划组织主题性的思政教育活动。开办特色党日活动、理论宣讲会、组织“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展,党支部和班级开展“沉浸式”学习,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会、党史故事分享会、红色实践教育活动,打造浸润式红色课堂组建社区学生党员先锋服务队,组织“党员进寝室”“我和党员有个约会”等活动,让党员服务工作覆盖到每一间寝室。

(二)打造科创学术社区

打造科技知识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学生自主,强化实践,学科交叉,开放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举办科技知识展览、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竞赛等活动,提高科创能力成果转化运用能力组织学术讲座、学术论坛邀请知名学者社会企业家进社区与学生面对面,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前沿学科发展动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开设创新课程、提供校企合作实习实训鼓励在学生社区建设创新创业工作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打下基础

(三)打造志愿服务社区

让学生们在社区的劳动实践基地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锤炼品格升华思想。以学院特色劳动教育课及实践基地为依托,基于学生宿舍楼栋开展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劳动实践组建“雷锋”志愿互助活动群,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每逢传统佳节,通过特色劳动课,学生亲手制作并赠送给宿舍楼栋同学月饼、暖心饺子、爱心汤圆,引导学生用劳动表达爱,在劳动中传递社区大家庭关怀和温暖。

(四)打造文化美育社区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创新、表达和分享营造开放活泼健康向上文化氛围利用宿舍楼栋一楼大厅、空余墙面设计文化展示等内容,举办小型毕业设计展、绘画书法比赛展,以师生创作的艺术作品创造公寓美学空间举办音乐分享会、话剧演出、美育大讲坛等活动,积极开展社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织寝室文化节,开办社团艺术活动,以标兵寝室、文明寝室评选加强示范效应,逐渐形成“文明、和谐、高雅、温馨”的社区氛围。

(五)打造阳光健康社区

全面引导楼栋各寝室争创建“文明寝室”;创建健康活力的社区环境,普及健康知识,不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健康饮食讲座传染病防治宣讲倡导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在社区提供必要的健身器材,设置健身区域,邀请相关体育专业教师、健身教练指导学生利用宿舍和寝室的空间进行健康训练身体锻炼举办趣味运动会、健康跑羽毛球赛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将心理育人与“五育”深度融合,建设社区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宣传长廊,举办心理健康沙龙等心理健康活动,开设“身体心理双健班”

(六)打造其他特色文化社区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精准对接学生需求,结合学院专业特点,致力于打造宜居、宜学的特色文化社区,营造“人人、处处、事事、时时”的育人氛围。组织学生自主设计涵盖党史学习、行业介绍、校史校规、榜样引领等主题文化长廊,设计、打造社区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倡导住宿学生在学生社区里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致力于生活与学习同行,文明与清洁并举,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并进,遵守与尊重他人的权利与需求并重。通过社区文化项目的构建,让学生社区生活更美好、更有味道、更有情怀。

四、申办法

1.申报数量

每个学院限申报项目1项。

2.申报材料见附件

3.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表、项目文字说明材料及项目支撑材料纸质版需经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审核,加盖学院公章推荐。所有材料电子版打包发送至电子邮箱546289796@qq.com。纸质版材料一套提交至学工部202办公室。截止时间:2023425日下午5点,逾期不予受理。

2)请各院结合工作实际,做好项目立项筹备工作,形成长效推荐机制。

五、评审与管理

1.项目评审与经费支持。学校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廉政”和“注重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开展项目评审本项目立项暨文明实践站创建活动计划连续开展三年,每年评选出3个项目批准立项并挂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校给予每个项目5000元经费支持同时,学校每年纳入3个项目作为孵化项目,每个项目给予1000元经费支持支持经费主要用于项目实施和成果转化推广,学院给予项目配套经费政策支持。  

2.项目管理机制。学生工作部宣传部负责建设指导、过程监管和目标管理,学院参与项目申报和民主管理机制,确保“公平公正、优中选优、力求实效”。立项项目将优先作为湖北省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进行推送,并与年度学生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考核以及三年一次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评选挂钩。

3.项目开展与结项。项目具体管理由所在学院负责,项目运行期为一年,2023年申报单位须于202310提交中期检查报告2024年4完成项目学生工作部宣传部将组织实地检查。项目建设期满后,学院应及时向学生工作部宣传部提出结项申请。确需延期的,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报所在学院分党委审定,报学工部结项时须提供证明材料。

学生工作部宣传部通过对项目采取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备案管理,对通过审核的项目进行结项评审,结项评定等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同时,项目实行年度动态管理,评定优秀的,经过确认可授予“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一站式’学生社区五星级驿站”称号;评定合格的,保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称号并授予“‘一站式’学生社区四星级驿站”称号;评定不合格的,取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称号和“一站式”学生社区星级驿站的称号。对于入选的孵化项目,评定优秀的可授予“‘一站式’学生社区三星级驿站”称号。

六、工作要求

(一)落实责任,突出重点

各学院要充分领会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立项工作。对立项成功的项目制定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分工安排,监管实施。

(二)提炼特色,注重创新

各学院结合专业实际凝练特色,认真组织,努力做到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把活动做出特色,做出成果,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学院利用官微、官网、学院网站文化墙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做好项目的宣传和展示,提高师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及时保存项目开展的图文音像资料、新闻报道、活动总结,形成完整的资料体系,做好结项的准备工作。

 

  人:金  

联系电话:52363281   

电子邮箱:546289796@qq.com

 

附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精品文化项目立项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申报书.doc

  

                                 部(处)   宣传部

 

                                                202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