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看,与你的假期紧密相关! ——“安全”不放假,2025年端午节假期安全温馨提示

发布者:学生成长服务科发布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489

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2025年端午节假期伊始,为确保校园稳定和学生安全,使大家能够安全、愉快地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假期,现结合春季安全工作特点,现将涉及人身安全的事项提示如下。

一、出行安全

    1、假期外出,尽量提前向家人、辅导员、同学等告知个人去向及联系方式,保持通讯畅通。前往陌生地域,建议结伴而行。

    2、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乘坐正规交通工具,避免乘坐超载车辆、黑车出行。

    3、警惕陌生人的搭讪和莫名示好,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漏自己的电话、身份、旅行路线等个人信息。

    4、外出至人流量较大处,注意行进过程中不要拥挤和推搡,防止踩踏事件发生。

   二、旅行安全

    1、如有旅行安排,要多渠道了解途经地、目的地的天气、交通、酒店住宿、景区开放和门票预约等情况,规划好行程和出行线路,备足必要的防护用品及常用药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跟团游或者自助游。出行前,建议提前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选择正规景区,在安全区域内游玩,避免进入未开发的区域,外出时尽量结伴出行,不在夜间单独外出;不去人员稀少、偏僻的地方。学会掌握必备的地质灾害应急逃生知识。

    3、遵守景区防火规定,不在景区吸烟,不动用明火,不在山上野炊生火,防止引发火灾。

   三、饮食安全

   1、慎重对待一日三餐。建议去正规的餐饮店就餐,谨防肠道感染和旅途腹泻;不暴饮暴食,与朋友聚餐不酗酒。

   2、自己肠胃要知晓。肠胃不好的人群冷饮、冰淇淋等寒凉食品少吃或不吃,不要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鲜、水产品。

   3、保护举措应悉知。一旦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就近就医,并携带可疑食物供医生诊断分析。

 四、网络安全

   1、谨防电信网络诈骗。收到无法核实的信息应做到“不相信、不参与、不转账”;不要在任何网站接受通缉令、逮捕令、资产冻结令;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将资产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不参与网购“刷单”;确需转账的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全方位核对对方的身份。

   2、拒绝校园贷款。树立正确消费观,纠正盲目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拒绝一切形式的校园贷款。

   3、警惕网络传销。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判断,不贪小便宜,警惕任何高回报的投资、理财、收藏等网络传销新形式。

4、警惕网络谣言。文明上网,理性上网,做到识谣辟谣不信谣,心有法度不传谣。不浏览、不下载、不储存、不传播任何涉及暴恐、邪教、淫秽色情音频资料。

   五、防溺水安全

1、切忌独自或结伴到户外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2、遇见溺水人员,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0和119,同时向附近人员借用救生圈、绳索等物品科学施救,切莫擅自开展下水、手拉手等施救行为。

   六、留校安全

    1、妥善保管私人物品。同学们离开宿舍时,要关好窗户防风雨、关闭水笼头防漏水。个人贵重的物品尽量不要放在宿舍。如果确实不能带走,把柜子锁好,妥善存放。

    2、注意用电安全。最后一位同学离开宿舍前应检查好所有设备的电源是否关闭,插头处应处于断电状态,尤其要检查充电器,避免空插,注意防火,确保宿舍安全。

    3、遵守宿舍管理规定。假期期间有部分同学选择留校,留校的同学应当自觉遵守宿舍管理制度,按时作息,不得发生擅自夜不归宿或留宿他人、酗酒,打牌赌博等违纪违规行为。增强防范意识,特殊或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辅导员或在校值班人员报告。

七、预防传染病

假期人员流动性大,部分地区早晚温差仍较大,及时增减衣物,防止着凉生病,更要警惕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等。坚持勤洗手、科学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自觉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

八、心理健康

每天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学会做一个情绪稳定新时代青年,不过度放纵任性,合理安排假期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不通宵,日常生活中出现问题和困难,可寻求有效的心理支持,遇事要保持冷静和理性,耐心沟通,协调解决办法,及时缓解负面情绪,必要时寻求辅导员或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帮助。还可拨打全国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热线“12356”,即可免费获得专业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和科普宣教等心理健康服务。“12356”心理援助热线每日提供18小时的公益服务(早8:00至次日2:00)。

希望同学们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切实保障自己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按时归校。最后,衷心祝愿全体同学度过一个平安、健康、温馨而有意义的假期!

 

学生工作部(处)

2025年5月20日